三寸,三尺,三丈
話說多了,沒人愛聽。事管多了,招惹麻煩。知邊界,懂分寸,讓自己高興,讓別人舒服。這樣與人相處,才能長長久久。
《菜根譚》有言:“人品做到極處,只是恰好?!?/span>
做人,要掌握一個度,那就是“恰到好處”的分寸:
說話留三寸,遇事讓三尺,待人遠三丈。
- 1 -
說話留三寸:不惹禍
《增廣賢文》有言:“逢人且說三分話,未可全拋一片心?!?/span>
說話要講究分寸,通達世故的人,逢人只說三寸話:
一寸在人,二寸在時,三寸在地。
一寸是見什么人說什么話,人若不對,話不該說;
二寸是在什么時候說什么話,時機不對,話不能說;
三寸是在什么場合說什么話,場合不對,話不當說。
曾國藩年輕時口無遮攔,得罪過很多人。
參加壽宴時,對好友鄭小珊夸夸其談,氣得對方拂袖而去。
曾國藩事后自省,給自己定下“戒多言”的規矩。
他還通過寫日記,記錄自己言談話語方面的過失。
該說的話,三思而后說;不該說的話,閉口不談。
正如《菜根譚》里講:“口乃心之門,守口不密,泄盡真機?!?/span>
嘴巴好比是內心的大門,如果不能守口如瓶,必然會泄露心中的秘密。
話說得太滿,就無法保證每一句話都說得滴水不漏。
逢人話三分,交淺勿言深,給自己留點余地。
-2 -
遇事讓三尺:結善緣
《菜根源》有言:“行得去處,務加讓三分之功?!?/span>
當你做事一帆風順時,讓三分好處給別人,是為后世子孫積德。
清朝首輔張英,收到桐城老家來信。
信上說,家中擬擴建院宅。
只為多占三尺地皮,跟鄰居起了爭執。
張英看完家書,回詩一首:
千里家書只為墻,讓他三尺又何妨?
萬里長城今猶在,不見當年秦始皇。
家人見詩,主動將院墻讓出三尺;
鄰家見狀,也依樣讓出三尺。
兩家宅邸之間,讓出了六尺寬的一條小巷。
這條“六尺巷”至今仍是桐城一景,被世人傳為佳話美談。
遇事讓三尺,是一種心胸、一種風度。
下棋時讓兩子,是高手之舉;打球時讓一分,是大將風范。
走路讓同伴先行,吃飯讓客人上坐,乘車也給老人小孩兒讓個座。
生活中的許多矛盾、紛爭,只因沒能掌握讓的藝術。
讓是一種美德,也是一種修養。
- 3 -
待人遠三丈:長相處
《圍爐夜話》有言:“使人有乍交之歡,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?!?/span>
人與人走得太近,是一場災難。
最舒服的關系,是保持一種“邊界感”,讓距離產生美。
親人之間,保持一碗湯的距離。
不因為太燙而傷了自己,也不因為太冷而寒了人心。
朋友之間,保持一杯水的距離。
君子之交淡如水,看似平淡無味,卻能解渴潤喉。
守好自己的分寸,不相干的事兒不要管,摻和太多,反而幫倒忙。
事情成了,沒人記得你的功勞;事情砸了,你卻成為第一個被指責的對象。
別把想法強加于別人,別窺探別人的隱私,別打擾別人的生活。
常聽人說,這世上只有兩種事:
關你屁事!關我屁事?
話說多了,沒人愛聽。事管多了,招惹麻煩。
知邊界,懂分寸,讓自己高興,讓別人舒服。
這樣與人相處,才能長長久久。
本文轉自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pnF8LpceYG91AysPoH7d2A)
- 家里的一些多肉植物出現了徒長的現象,顯示為什么啊,我感覺我照顧的挺好的。
- 剛進衛生間的時候感覺馬桶有股異味,我前兩天剛洗的,怎么又這樣了,這種異味怎么去除
- 鼻子癢癢的就一直想打噴嚏,但是打不出來啊,有沒有什么簡單的妙招啊
- 昨晚回家的時候有只小狗一直跟知我,早上還蹲在我門口,我想收養,不過收養流浪狗要注意什么呢
- 在超市里買了點干海帶,想做起來吃,這是不是需要先泡發的???還有平常該怎么保存
- 我想學著做手搟面,有個疑問,為什么要在面粉里面加鹽呢?是有什么目的不
- 總是不能完美的剝出柚子肉,跪求正確的剝柚子手法,會的小伙伴們傳授一下好么?
- 月季花上有蟲子把花苞啃掉了,開不出花了,要在怎么消滅蟲子呢?
- 食用葡萄有哪些營養價值?哪些人群不宜食用葡萄?采摘葡萄的技巧是什么?
- 什么是蒙山黃芽?蒙山黃芽的挑選技巧,如何選購高品質的蒙山黃芽
- 皮蛋的熱量高嗎,減肥的時候能否吃皮蛋,皮蛋的常規吃法有哪些
- 什么是蕪菁甘藍,蕪菁甘藍吃了會脹氣嗎?偶爾食用對人體有哪些好處?
- 吊干杏是什么?吊干杏的特殊功效有哪些
- 草莓可以泡酒喝嗎?泡酒方法介紹,草莓酒的味道如何
- 腐竹中含有鐵元素嗎,經常食用對人體的好處是什么?關于腐竹的做法有哪些?
- 金絲皇菊茶去火嗎?金絲皇菊茶怎么喝效果最好,沖泡方法介紹
- 蟲草花有什么營養價值?怎么選擇蟲草花,食用時需要注意哪些?
- 全麥面包能減肥嘛,怎么區別真假?全麥面包怎么搭配才好吃
- 麻醬的熱量高嗎,吃的時候要注意什么,麻醬用什么稀釋會更香
- 過了這么多年臘八,才知道這是中國人的感恩節